
在讨论如何“消灭”地沟油之前,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地沟油。
地沟油并不单指地沟里的油,它是一切劣质油的总称。
狭义的地沟油,是指从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宾馆、酒楼里的泔水加工提炼出的油脂。
广义上,劣质猪肉、猪内脏、猪皮加工提炼出的油、用未经检验原料制成的油,被重复使用的炸食品的油,都是我们俗称的“地沟油”。
老一辈的人为了省油,经常把炸过食物的油盛出,放到特定的碗里,等下次油炸时再重复使用,多次加热过的好油,也慢慢变成了我们俗称的“地沟油”。
民众畏惧地沟油,多半是因为其名字中的“地沟”二字,但地沟油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危害,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二。
首先,地沟油的制作原料来源于餐厨垃圾中,其中夹杂着很多农药残留、重金属污染物和致病菌。三无小作坊的加工技术和卫生条件都没有保证,根本无法消灭这些油脂中的致病菌和化学残留。
当然,这还不是最可怕的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曾说:“地沟油对人体的最大危害并非来自‘地沟’二字,而是来自‘多次加热’和‘氧化’这两个词汇。”
油脂在加热条件下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,黄曲霉毒素和苯并芘是其中最邪恶的两股“势力”。
黄曲霉毒素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质,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,且生命力十分顽强,得加热到280℃以上才能开始分解。
和黄曲霉毒素一样,苯并芘也属于1级危险毒物,有强烈致癌性。在日本的一项研究实验表明,将苯并芘涂在兔子的耳朵上,涂抹40天后,兔子耳朵上长出了肿瘤。
这些毒素作用到人体上,毒性会有所减轻吗?
答案是不会的。
据《科技生活》周刊报道,有研究表明,生活环境中的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%,肺癌的死亡率就会上升5%。
只不过,这类物质在人体中的潜伏期更长,可达10-15年。
“食用含有‘地沟油’的食品在较短时间内不会立即有生命危险和严重疾病发生。”
潜伏期长会让人们对地沟油放松警惕,但除了致命的癌症,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也会直接破坏人体的消化和免疫系统,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,产生头昏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“地沟油比三聚氰胺还毒”,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