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假期间,外出请注意安全。
多开窗通风,使室内空气流动畅通。
注意清明节气候变化,增减衣服。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。
桐树有很多种,清明节气的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。泡桐春天开花,花大型,紫、白两色;花儿一朵朵长得像钟,又像盘;有紫色的,还有粉白色的。大片的花瓣,十分引人注目。寒食清明时节,春和景明、惠风和畅,春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二,无数春花早已全然释放;此时桐花开放,是清明“节气”之花,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,喻示着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,但同时由盛转衰,预示着春天即将渐渐离我们远去了。 清明时节,气候和暖,天清地明。春阳之气渐盛,草木和花鸟都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,似乎整个大地的生物也都开始活跃起来。田鼠本是一种喜欢在阴暗洞穴环境中生存的动物,竟也学着其他动物们试着要爬出洞穴来寻找食物;而刺眼的阳光又让它们不得不乖乖地回到鼠洞里待着。而与田鼠对应的鹌鹑则大不一样。它们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。清明的温风呼唤着它们纷纷钻出树洞,飞向新绿的树枝,于桐花间婉转啼鸣,在春天逝去前留下自己的印记。在古人看来,田鼠是属阴类的动物,而鹌鹑则是属阳类的动物,明媚的清明时节,阳气盛,所以古人才说是“田鼠化为鹌”。 天空开始放晴了,阳光从薄薄的云层中露下来,照在水滴上,映出了一道七色彩虹,就像一条拱桥挂在天边,真神奇。这里的虹就是天上的彩虹,说明清明时节多雨而彩虹常见。风光明媚的春季,雨后天空中粉尘少,天空洁净清明,人们很容易看到美丽的彩虹。